2018年12月5日上午10:00,WilliamHill威廉希尔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寰老师和WilliamHill威廉希尔604学理论示范寝室成员们围绕“做个有理想的青年”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度谈话。
当张寰老师进门看见604寝室成员们都手拿一支笔和一个本子时说道他不赞同这样的学习方式。在他看来,谈话应该是言语上的交流,思想上的碰撞,而并不是一味地听他讲述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他认为同学们可以在谈话过程中捋清老师讲话的思路,会后再将老师讲述的内容记载于书本之中。张寰老师重点强调了“学习”二字,他觉得 “学”即前期的知识储备,“习”则为操习、实习。
张寰老师从五个方面对如何做个有理想的青年进行了分析,即“理想”、“梦想”、“空想”、“目标”和“计划”。“理想”和“梦想”两者都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理想”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而“梦想”却没有。区分于“理想”和“梦想”的“空想”也并非不是不去实施,“空想”缺乏现实依据,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讲述“目标”与“计划”时,由于太多的人无法区别“目标”和“计划”,张寰老师对此做了细致的讲解:“目标”必须要具有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喜欢、二是有一定的外在天赋、三是具有责任感、四是可以转化为赚钱手段。“计划”是一个短期的想法,是具有可变性的。有句俗话说得好,“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谈话的最后,张寰老师告诫同学们,没有梦想就不会有理想,没有理想就不会有目标。所以,大家要先树立一个个小目标,通过实现每个小目标,从而实现自身的远大理想。